治理维度 | 研究开发阶段 | 应用阶段 | 战略指引层面 | 总体治理特征 |
---|
治理模式 | 科学家自治 政府引导 | 行业自律 政府监督 | 战略框架指引 | 科学家自治+行业自律+政府引导监督+战略指引 | 核心软法 | 阿西洛马指导原则 NIH研究指南 | IGSC筛查协议 HHS框架指南 | OSTP筛查框架 | 多层次软法体系 | 实施机制 | 自我约束 资金挂钩 | 行业自律 市场驱动 | 软法的前法律功能,准强制 | 多方协同治理网络 | 治理 特点 | 确保研发机构合规 初步防控研发风险 | 过滤技术应用风险 保障产业创新安全 | 覆盖全行业 多技术路径 | 软法渐进式迭代 兼顾发展与安全 |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1
美国合成生物学生物风险软法治理模式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基于“审慎警惕”原则,美国针对合成生物学潜在的生物风险已形成一套结合生物防御需求、聚焦具体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系统性评估机制,通过分类、分级、分场景的方式开展风险研判,进而构建起多层级的生物风险软法治理协调体系。在合成生物学生物风险的治理实践中,软法的准强制性借助资源依赖(如科研经费)与行业自律(如负面清单)形成实质约束力,而其嵌入式合法性则源于共同体认同、多方协商达成的共识以及与硬法的有效衔接(表1)。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