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是生物经济的新质生产力。作者曾提出“道法术器”对工业生物制造的哲学指导意义。为进一步阐述生物制造中“术以立策”的原则,本文首次提出衡量生物催化剂(即“术”)水平的关键经济指标——PE值(product-to-enzyme ratio)与PX值[product-to-X(cell)ratio]。这两个指标具有简单、透明且量化的属性。PE值表示产品与非细胞催化剂(酶分子或多酶分子机器,以下简称“多酶机器”)的质量比值,也可通过技术指标总转换数(total turn-over number,TTN)计算其理论值。PX值应用于细胞工厂发酵,表示产品与细胞催化剂的质量比。基于PE值与PX值,可以快速估算不同生物制造过程中的生物催化剂成本,进而指导降低降本增效的关键路径。作者汇总了生物制造的产业案例及文献数据,展示了酶分子及多酶分子机器PE值、细胞工厂PX值的特点。研究表明,淀粉酶水解淀粉的PE值是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50~100倍;在固态纤维素水解过程中,纤维素酶的超大用量是非粮生物质糖化与利用的最大经济障碍。最后,本文探讨了PE值的技术改进路径,特别是多酶共固定技术的潜力,并明确了工业酶皇冠——纤维素酶研究的新方向。PE值与PX值的分析将为生物制造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深化了对生物制造中关键“芯片”——生物催化剂成本的理解,为未来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