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14
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与微生物发酵分离过程示意,用于实现CO2向β-法尼烯的高效合成[98]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Bi等人进一步拓展了该策略,将CO2电催化产物甲酸和乙酸分别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和还原当量,建立了一套电-微生物完全分离型耦合系统(图14),并用于合成高附加值生物燃料——β-法尼烯[98]。具体而言,研究团队利用固态电解质反应器连续将CO2还原生成甲酸与乙酸,并在适当预处理后作为发酵底物供给代谢工程改造的Yarrowia lipolytica。最终实现了14.8±0.23 g/L的β-法尼烯产量,充分体现了反应过程解耦对微生物合成路径调控的正向推动作用。
Bi等人进一步拓展了该策略,将CO 2电催化产物甲酸和乙酸分别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和还原当量,建立了一套电-微生物完全分离型耦合系统( 图14),并用于合成高附加值生物燃料——β-法尼烯[ 98].具体而言,研究团队利用固态电解质反应器连续将CO 2还原生成甲酸与乙酸,并在适当预处理后作为发酵底物供给代谢工程改造的 Yarrowia lipolytica.最终实现了14.8±0.23 g/L的β-法尼烯产量,充分体现了反应过程解耦对微生物合成路径调控的正向推动作用. ...
Bi等人进一步拓展了该策略,将CO 2电催化产物甲酸和乙酸分别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和还原当量,建立了一套电-微生物完全分离型耦合系统( 图14),并用于合成高附加值生物燃料——β-法尼烯[ 98].具体而言,研究团队利用固态电解质反应器连续将CO 2还原生成甲酸与乙酸,并在适当预处理后作为发酵底物供给代谢工程改造的 Yarrowia lipolytica.最终实现了14.8±0.23 g/L的β-法尼烯产量,充分体现了反应过程解耦对微生物合成路径调控的正向推动作用. ... Artificial synthesis of polyesters at ambient condition via consecutive CO2 electrolysis and fermentation 4 2024 ... 在另一项研究中,Zhang等人开发了一种利用等离子体激发与电化学耦合的全分离系统(图15),通过构筑富缺陷的Bi2O3纳米催化剂高效将CO2转化为甲酸,法拉第效率超过80%[104].随后,将甲酸作为唯一碳源供给R. eutropha进行发酵,最终以99.6 mg/(L·d)的速率实现了PHB的持续积累.这一策略不仅突破了传统发酵对复杂碳源依赖的局限,也为“绿色塑料”制造提供了碳中和路径下的新范式. ...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