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16
基于非生物/生物级联催化系统的混合Nexus分子用于CO2合成L-酪氨酸的示意图[105]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Fan等人提出了一种电化学-微生物级联催化平台,实现了CO2向天然产物L-酪氨酸的合成(图16)[105]。该系统以CuAg双金属催化剂构建的固态电解质反应器将CO2还原为乙醇与乙酸,通过遗传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将乙醇代谢路径与酪氨酸合成途径耦合,成功实现了L-酪氨酸产量达0.6 g/L的生物合成。这种策略有效扩展了电-微系统在复杂代谢产物合成中的适用边界。
Fan等人提出了一种电化学-微生物级联催化平台,实现了CO 2向天然产物L-酪氨酸的合成( 图16)[ 105].该系统以CuAg双金属催化剂构建的固态电解质反应器将CO 2还原为乙醇与乙酸,通过遗传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将乙醇代谢路径与酪氨酸合成途径耦合,成功实现了L-酪氨酸产量达0.6 g/L的生物合成.这种策略有效扩展了电-微系统在复杂代谢产物合成中的适用边界. ...
Fan等人提出了一种电化学-微生物级联催化平台,实现了CO 2向天然产物L-酪氨酸的合成( 图16)[ 105].该系统以CuAg双金属催化剂构建的固态电解质反应器将CO 2还原为乙醇与乙酸,通过遗传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将乙醇代谢路径与酪氨酸合成途径耦合,成功实现了L-酪氨酸产量达0.6 g/L的生物合成.这种策略有效扩展了电-微系统在复杂代谢产物合成中的适用边界. ...
原位耦合与异位耦合的对比 ... Blended nexus molecules promote CO2 to L-tyrosine conversion 3 2024 ... Fan等人提出了一种电化学-微生物级联催化平台,实现了CO2向天然产物L-酪氨酸的合成(图16)[105].该系统以CuAg双金属催化剂构建的固态电解质反应器将CO2还原为乙醇与乙酸,通过遗传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将乙醇代谢路径与酪氨酸合成途径耦合,成功实现了L-酪氨酸产量达0.6 g/L的生物合成.这种策略有效扩展了电-微系统在复杂代谢产物合成中的适用边界. ...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