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高黏性蛋白材料的合成生物学及应用
李全飞, 陈乾, 刘浩, 贺坤东, 潘亮, 雷鹏, 谷益安, 孙良, 李莎, 邱益彬, 王瑞, 徐虹
合成生物学    2025, 6 (4): 806-828.   DOI:10.12211/2096-8280.2025-043
摘要   (186 HTML14 PDF(pc) (3859KB)(155)  

高黏性蛋白材料因其卓越的生物黏附性和潜在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和黏合剂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方式获取的高黏蛋白材料面临诸多挑战,如产量低、结构复杂、难以规模化生产等。合成生物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为解决这些瓶颈提供了创新策略。本综述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高黏性蛋白材料的生物合成、改性及应用进展,重点突出了合成生物学在解决高黏性蛋白材料产量、可控性以及功能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梳理了基因工程实现对贻贝黏蛋白、藤壶胶蛋白和扇贝足丝蛋白等黏附蛋白的精确设计和高效表达,从而克服高黏蛋白材料在产量和可控性方面的限制。同时,综述了这些蛋白材料在生物黏合剂和医用功能涂层方面的独特优势,如贻贝蛋白的湿面黏附性、藤壶胶蛋白的强黏附性以及类弹性蛋白的可调控性。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可以突破高黏蛋白材料在产量、性能和功能方面的限制,加速其在组织工程、表界面改性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当前合成生物学在高黏蛋白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创新点,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开发高性能、多功能的高黏蛋白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宿主细胞优点缺点适用性
大肠杆菌生长快速,培养成本低廉,遗传背景清晰,易于基因操作缺乏真核细胞的翻译后修饰机制,容易形成包涵体,可能导致蛋白活性降低适用于表达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翻译后修饰的蛋白
枯草芽孢杆菌分泌表达能力强,有利于蛋白的正确折叠,无内毒素污染蛋白酶含量高,可能导致目的蛋白降解适用于表达分泌蛋白
酿酒酵母/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翻译后修饰,分泌表达能力较强糖基化修饰可能与人源蛋白不同适用于表达高分子量的、需要糖基化的蛋白
动物细胞能够进行完整的翻译后修饰,保证蛋白的正确折叠和生物活性生长速度较慢,培养成本很高,容易受到病毒污染适用于表达需要复杂糖基化修饰的蛋白,例如抗体和治疗性蛋白
植物细胞培养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培养,安全性高翻译后修饰能力有限,表达水平相对较低适用于表达一些结构简单的蛋白,或者用于大规模生产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1 重组蛋白表达常用宿主细胞比较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宿主细胞的选择直接影响重组蛋白的表达效率、翻译后修饰以及生产成本。目前常用的宿主细胞包括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每种宿主细胞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34] (表1)。大肠杆菌是最常用的原核表达系统,具有生长速度快、培养成本低、遗传背景清晰等优点,适用于表达结构简单的、不需要复杂翻译后修饰的蛋白[35]。然而,大肠杆菌缺乏真核细胞的翻译后修饰机制,并且容易形成包涵体,导致蛋白活性降低[36]。近年来,通过优化培养条件、使用可溶性标签和共表达伴侣蛋白等方法,可以提高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37]。针对高黏蛋白,大肠杆菌常被用于表达Mfp-3和Mfp-5等小分子蛋白,并通过融合标签提高其溶解度。如Wang等[38]利用SUMO和TrxA两种融合标签,通过构建双顺反子表达载体进行共表达,显著提高了Mfp-3B及其杂合蛋白(Mfp-3-1, Mfp-3-3, Mfp-3-5)的溶解性表达,其中SUMO-TrxA组合使Mfp-3溶解性表达提高了18.07%。黏附能力也与商品化的贻贝黏附剂Cell-Tak相当,更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实际应用。为实现Mfp-3和Mfp-5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Yan团队[39]通过筛选信号肽,发现枯草芽孢杆菌中分泌的一个小的伴侣蛋白(Spy)与Mfp-3和Mfp-5融合表达产量分别达255 mg/L和119 mg/L。另外,日本Kamino课题组[40-41]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成功表达红巨藤壶(Megabalanus rosaMrcp19k和Mrcp20k重组黏胶蛋白,并以可溶性形式获得和纯化。
本文的其它图/表